中華佛教居士會
進階查詢
  • 查詢關鍵字(限10字內):
  • 日期區間:
    Calendar
  • 至:
    Calendar
  • 送出
您的位置:首頁 > 佛教動態 > 佛教文章
佛教文章
解脫          鄭振煌
2011-12-18


少小離家老大回  鄉音未改鬢毛催  兒童相見不相識  笑問客從何處來

        這一首唐詩可以用來形容每一個眾生的生命形態。第一句少小離家老大回形容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但因一念無明就離開家鄉在外面流蕩,輪回三界而不得解脫。不過這又可以用來形容有的大菩薩,在世間來來去去渡眾生,卻為使眾生得到解脫。無明的眾生若回頭的活,他們就回到他的佛性當中。第二句鄉音未改鬢毛催,鄉音是指我們的佛性,佛性是永遠不變的,不管是凡夫或菩薩,佛性都不增不減,但娑婆世界的眾生卻敵不過時間的流逝,色身都會老化因而鬢毛變白了。第三句兒童相見不相識”, 是指兒時的玩伴對他們現在相見的老人都不認識了,還去問客人你是從那裡來的?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,我們役有智慧來見到我們的佛性,還因懷疑這個佛性的存在而產生疑問,其實我們的佛性是不來不去,不生不滅的,這才是真正的中道。

        從生死中得到解脫可說是佛法的終極目標。解脫不是叫你脫離世間,而是從生死中解脫,解脫在巴利文叫moka ,在梵文叫moksa 。解是解開,解開煩惱,解開疑惑,脫是脫掉,一解開了就脫掉放下。有情眾生的解脫是身心兩方面的,身的解脫暫時是滿足了生理的需要,如飢渴等。但世界上從歷史來看沒有一個人能免於色身的死亡,不管他是如何的健康,富有和地位高昂,因為我們的肉身是客觀的因素存在。人身如客棧,我們的心在六道中來來往往,依據我們的業力而不是任何主宰者而投身,所以我們要有智慧來判斷我們的行為的好壞,自己的起心動念,來選擇自己的人生的道路。我們的身體如客棧換了一個又一個,但我們不能永遠待在客棧裡,我們還是要回家。中國禪宗在參禪時常會問:你認識你的本來面目了嗎?或你回到家鄉了嗎?有的人到了佛堂,或遇見了上師會痛哭流涕,好像回到了家,就是那種感覺。因為在六道中我們有很多的無明和煩惱,一旦回到佛性之家我們才感到安全。佛陀告訴我們說身是虛幻的,我們的心住了一段時間後就要離開的,心才是主人。

        中國的文明在三,四千年前有說到,死者,歸也。中國的古書-禮記也有記載死者,鬼也,這裡的鬼不是指神鬼的鬼,而是在經過數千年來的演變和錯誤的認知以後,華人把死亡和鬼畫上等號,同時認為鬼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,因此看到有人辦喪事就避開,尤其是神教的敲敲打打,經歷十殿閻王,非常恐怖。這些恐怖的儀式無非是有心人杜撰出來而有機可乘。鬼是什麼?就是”, 回家的意思。我們學佛的人要有智慧,認清宇宙生命生死的真相,從無明生死煩惱之中尋求解脫,心明白後就放下。從佛法來說,一個修行人的死亡叫圓寂,佛陀的圓寂叫完全的不生,無明心不生,痛苦心不生,煩惱心也不生,執著心不生,徹底的不生。我們的身體無法永遠不滅,無論如何你去維持它,它終有一天老,病,死。可是佛陀卻揭示我們的心可以得到究竟解脫,我們要解脫就在我們的心,而不在我們的身,不需要去煉丹練仙。佛法很簡單,要解脫就在我們的心。所以我們就要知道是什麼讓我們的心解不開。

        從佛法來說,我們都是關在無明,痛苦,煩惱的牢房裡面的囚犯。雜阿含經第599經有描述到一位天神向佛陀請法說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內結與外結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人為結縛結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瞿曇我同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誰能解此結

        外結是通指身體的阻礙,它會有老,有病,有死,及不能自在。身體在老化的時候,會感到衰弱和沒力氣種種的不方便。內結是指心結,我們的內心有很多的不安,煩惱,痛苦,無明,對人生和眾生的不明了等等。這位天神說人為結缚結,這些內結和外結都是眾生自己找來的,把外界的萬象當作是真實的來執著,而生起種種的煩惱,來自己綁住自己。中國禪宗六祖大師說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菩提本無樹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明鏡亦非台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本來無一物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何處惹塵埃

        我們的佛性本來清冷光明,本就不受任何的塵埃,是我們因無明而綁住了自己。譬如有人死了,無知的人惟恐避之不及,認為會被死人到,這就是自己沒有智慧而綁住了自己。如果是佛教徒的話,會去幫他助念,因力臨終的人需要外緣的支持,使他的心安定而往生,這是一項很大的功德,就因不同的理解而產生的智慧,也因此得到心的解脫。對病人也是一樣,病人是徬徨而最需要安慰的,我們應該有慈悲心去慰問他,而不是存有怕被病人到的迷信的觀念而又被它綁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 那位天神又再問世尊,誰能解此結呢?世尊回答說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持戒有慧人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修習心與慧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有勤志比丘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彼能解此結

        佛教的戒律,有五戒,八戒,十戒,菩薩戒,比丘戒等,是佛教徒為人處事,修行佛道的基礎,有如儒家的人倫五常的關係。有慧人是要聽聞佛法培育智慧的人。持戒是從三皈依開始,皈依什麼呢?有事的皈依,即三寶的佛、法、僧,和理的皈依,即我們的覺性。修習心與慧是指有修習禪定,念佛,持咒的人,因為心有定力就能通過觀照而生起智慧,這樣發心精進修行的比丘,勤勞的聞、思、修,他能解開內結與外結。

        在公元十四世紀,中國出現了一本論述,叫解脫道論,可是開始不受重視,因為翻譯到很拗口。到了公元十五世紀,斯里蘭卡出現了清淨道論,作者是覺音大師,後來學者發現它們兩者有相似之處,甚至認為清淨道論是從解脫道論發展出來的,只是清淨道論寫得比較有系統化,講如何達到清爭和解脫的境界。二十世紀的德國佛學大學者-根舍,他說如果他有一天流浪到荒島,只能帶一本書的活,他會帶清淨道論,但他是個基督教徒,他也是大乘般若經典的學者。

        清淨道論是一本解脫的百科全書,一步一步的講解戒,定,慧的解脫道路,可以歸納為七清淨。第一清淨是戒清冷,就是我們要守持世間的倫理道德,以保持下一輩子還是在人道,而不會墮落到地獄道的苦,畜生道的痴和餓鬼道的貪。第二是心清冷,就是要保持心能專注而沒有煩惱,散亂,或顛倒妄想,比如讀書做事都需要專注才能成功。因此心清淨就是要修禪定,只要進人了安止定,進人初禪,二禪,三禪,四禪,四空定,就可以脫離了欲界的苦。一切有為法都是苦(dukha )的基礎,因為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,因緣所滅,都不自在,不能作主,都要靠其他的條件。如我們要我們的身體永遠健康,長命百歲,不會生病疲倦,亦得到嗎?辦不到,因為這些都要靠種種的因素,我們身體要維持下去,除了生理的因素外,還要有心理的因素,統稱為四食:段食-如我們吃的各種食物,融食-我們六根跟外塵的接觸,思食-我們的各種心念,識-我們的意識形態。當孩童的時候大家才很快樂。可是長大了,老了,病了,死了,就越多煩惱。美麗的容貌也是苦集,因為年華老去時,失去容貌變成恐懼的苦,富貴也是一項苦集,除非生起智慧和慈悲,以富貴來利益眾生,如中國古代的袁了凡,以自己為官的權威,為老百姓作出種種的利益,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。我們可以通過禪修,持咒,念佛來使心安定下來,這樣才會發現我們的心,找到生命的力量,才能找到解脫的方法,這就叫心清淨,到了第四禪的捨覺支時,心就清淨了,脫離了欲界,雖然還是未解脫。

        為什麼我們會有內結和外結呢?是我們的心去的。在巴利文叫Upadana Dana 是布施的意思,而adana 是不肯布施,Up 。是接近的意思。所以Upadana 是不肯放下,即取的意思。對喜歡的人,事,物不肯放下,對不喜歡的人事物也不肯放下,而在心中懊惱,氣憤,既是我們的六根在接觸外塵後所生起的種種執著,我們就被內外結所綁住了。阿含經告訴我們不是外境在綁住我們,而是我們的心一遇到境界後就把自己綁住了,使心不得自由。如一旦被人罵了一頓,雖然這個過程已經逝去了,但我們還是把它放在心裡。有一位法師敘述了一個故事:有一位老人往生了,請了師父去超度,到了喪家要開始法事時,他的老太太卻說讓我來先,她就開始對著死者謾罵一頓,把他生前對她的欺凌狠狠的數落了一番,罵完了,氣也平了,就對法師說,現在輪到你了,法師回應說,那還需要我超度?你先生已經被你超度到地獄去了!因為你這樣咒他,他心裡會很難過。所以沒有修行佛法的人,他會把仇恨帶到下輩子去,要把債討回來,成了冤冤相報,這就是放不下,不能解脫。人生就是這個祥子,被善惡業所牽引著,不是向人討債,就是還別人的債,這叫輪回,或循業故流轉。

        因此當我們的六根接觸到外境時,我們會有感受,然後生起愛取的心(十二因緣)。取有四種,第一種叫欲取。我們都是欲界的眾生,我們有五欲,即色,香,味,觸,法;或是財,食,名,色,睡,有那一個眾生是例外的?第二種是見取,就是指我見的意識形態,先入為主,小時候如果被教導應該避開死人的喪事時,長大了還是有這種觀念,運是會避開喪事,這種缺乏智慧的意識叫見取。我們的心能生種種的方法,也能收取種種的法,如現代電腦的隨身碟,可以容納無數的資訊,可是如果沒有智慧來分辨的話就會墮入邪見和迷信當中。第三種是戒取,既是明白了人生的苦後想要求解脫,可是沒有碰到正法,卻碰到了邪師邪法,灌輸你邪見,使你疑神疑鬼,更加迷信,跟著他修行,使心更加不自由,甚至賠上性命和慧命。我們參加了法會之后,心胸應該是更寬鬆,更能放下才是,而不是去迷信祖墳的風水不好,或是身後有幾個孤魂跟著等等讓你心更恐慌的邪見。第四種是我與見,既是人我見與法我見。這是很深的修行,只有通過禪修才能洞悉和放下。第一是先戒清淨,第二是見清淨,使心安定下來,然後修定,才修觀,證得人無我法無我。

        前面的戒清淨是脫離了欲取,心清淨是解脫了感受,見清淨是解脫了見取和戒取,這樣就驅除了一些無明。第四個是渡疑清淨,主要是明白對因果的疑問。我們世俗的學問,數學,理科,化學有那一科能夠離開因果的道理?可是偏偏就不相信自己的生命就是因緣果報,不相信自己的生命是業力所形成,自己的業捆住自己,等到自己去禪修成就後,就會明白今天的我是昨天的延續,但又不是昨天的我,不一不異,這就放下我與見和明白因果的關係。

        第五個是道非道智見清淨。這是指我們聽聞佛法,研究佛法,修行佛法,慢慢的心就清淨,明白走上解脫的道路了。反之如果我們不聽聞佛法,不研究佛法,不修行佛法的活,心就越來越散亂,就是非解脫的道路了。俗語說,三天不讀書,面目可憎,就如台灣人說的:三天不溫書,學問爬到樹上去了。就像我們不是常念佛,禪修,聞思佛法的話,功夫很快就完了。如果你造了善業,你就有樂的果報,造了惡業,就有苦的果報,造了淨業,就有解脫的果報,你會相信因果,那你就有道非道的智見清淨。

        第六個叫行道智見清淨。就是老實修行,跟著善知識如法的修行,等到修行成就時,就證到阿羅漢果的智慧,即第七的智見清淨,依據南傳佛教的見地那時就是得到解脫,征得還有色身所謂的有餘涅磐,死時證得無餘涅磐(Pari Nirvana )。而依據大乘的見地,阿羅漢只斷了見惑,還沒斷思惑,需要再進一步再修十二因緣,斷見思二惑,證僻支佛,再修六度般羅密,行菩薩道,以斷塵沙惑,這還不夠,要繼續修四般羅密:方便般羅密,願般羅密,密般羅密,智般羅密,以證十地菩薩等覺的果位,以致妙覺佛陀的果位。大乘經典的大智度論中有提到解脫的道路,他說應以大悲為上首,以無所得為方便,一切智智相應。即是應以眾生的利益為先而作種種修行,但心中能觀一切皆是因緣而知無所得,一切智是般若智,也是圓滿無礙,一切境界是空的,不即不離的。這進一步解脫的義理是,以大悲為上首是驅除了以為涅磐為真實的執著,如阿羅漢執著的解脫境界,同時以種種方便,佛教的,世俗的來利益無數眾生,這樣來破除塵沙惑。因無數的眾生有無數的根機和煩惱,我們必須學習各種方法及跟眾生互動來幫助他們,這樣就一直在破塵沙惑,一直到破根本的無明惑,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,這才是究竟的解脫。